谷文昌對待子女一貫嚴格,甚至顯得有些“不近人情”。他的5個子女在工作、生活上沒有得到過任何“特殊照顧”,甚至政策允許的事,他也不為子女“爭取”。1976年,谷文昌的小兒子谷豫東高中畢業(yè),最大的愿望是到工廠當一名工人。當時谷文昌夫婦已經(jīng)是花甲之年,子女都不在身邊,按照政策可以留一個子女在身邊工作。谷豫東向時任地區(qū)革委會副主任的谷文昌提出留在父母身邊,谷文昌沉默許久,還是勸他下鄉(xiāng)接受貧下中農(nóng)再教育。谷文昌說:“我是領導干部,不能向組織開口給自己孩子安排工作,不然以后工作怎么做呢?”
谷豫東說:“遇到工作調動、個人待遇提升等關口,我們也曾多次向父親‘求助’,但他的回答永遠是‘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飯,不能靠著我的關系向組織提要求、要待遇’?!?/p>
“人很老實,說話輕言細語,穿著打補丁的褲子,能吃苦,下鄉(xiāng)睡地鋪,沒有一丁點兒千金小姐的脾氣?!闭勂鹞羧盏耐隆⒐任牟拇笈畠汗日芑?,東山縣銅陵鎮(zhèn)71歲的老人陳炳文仍然印象深刻。1963年,谷哲慧高中畢業(yè)進了縣財政科當臨時工。陳炳文說:“幾個月后才知道她是縣委書記的女兒,我們都以為她在臨時工崗位只是鍛煉鍛煉,很快就會轉正、提干,沒想到從臨時工轉為正式工,她用了15年?!?/p>
谷文昌的愛人史英萍是一名南下干部,解放初和谷文昌一起來到東山,當時是縣民政科科長,1952年轉薪時定為行政18級,在此后30多年的工作中,她的職務、工資級別都沒有提升過。谷文昌去世后,史英萍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,省吃儉用之余熱心公益。7年多時間里,她從微薄的離休金中擠出兩萬元資助了18位特困大學生。
谷豫東說:“父母一輩子清貧、樸素,家里從沒置辦過什么值錢的家具,從河南到東山、福州、寧化、漳州,父母的行囊永遠都只是兩個樟木箱子,里面是一些簡單的工作和生活用品?!笔芄任牟绊?,他的子女從來都把自己看作千千萬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,吃苦耐勞,生活簡樸,真誠待人。
(摘編自2018年第11期《公民與法》 鄭良/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