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【共和國文學記憶】小人物身上也有巍峨 ——遲子建《群山之巔》
內容簡介:
2001年,作家遲子建來到中俄邊境的一個小村莊。在這里,她遇見了一位老人。這位老人生活現狀非常窘迫,每個月只能領100多元的補助,連飯都不夠吃。
內容簡介:
2001年,作家遲子建來到中俄邊境的一個小村莊。在這里,她遇見了一位老人。這位老人生活現狀非常窘迫,每個月只能領100多元的補助,連飯都不夠吃。小人物身上也有巍峨
——遲子建《群山之巔》
2001年,作家遲子建來到中俄邊境的一個小村莊。在這里,她遇見了一位老人。這位老人生活現狀非常窘迫,每個月只能領100多元的補助,連飯都不夠吃。他一生際遇坎坷,據說曾參加過四平戰(zhàn)役。他在戰(zhàn)爭中負傷,斷了三根肋骨,丟了半葉肺,至今肺部還有兩塊彈片沒有取出來。但就是這樣一個有過出生入死經歷的戰(zhàn)士,在“文革”時期,卻遭受到了批斗,被污蔑為“逃兵”,而原因僅僅是他沒有在戰(zhàn)爭中犧牲成為烈士。老人近乎無助地掙扎在偏遠的北國,苦苦過活。老人的經歷和形象深深地打動了遲子建的心,她非常同情他。也就是這一次偶然相遇,使她覺得有一顆種子已經落在了心里。有時候,那些似乎并不相干的事情,卻會使遲子建獲得一種啟示,領悟到一種文學可以挖掘和表達出來的精神。就在遇見那個老兵后不久,又一個偶然的機會,遲子建聽到了某駐軍部隊一位年輕戰(zhàn)士的故事。當這兩個小人物的故事有了某種聯系后,她忽然發(fā)覺自己心里的那顆種子被觸動了,好像獲得了可以萌發(fā)的溫度和濕度:它開始生長了。
遲子建作為一個生長在北國的女作家,北國的高山平原、鄉(xiāng)村雪野一直是她的“創(chuàng)作基地”。這一次,她同樣將一個虛構的叫作龍盞的山中小鎮(zhèn)放在了熟悉的北國。但是這項寫作任務之艱巨,遠遠超出了她的想象和預料。她的進展可以用“緩慢”二字來形容。這還不是最重要的,她因為過于沉湎在艱苦的創(chuàng)作中,身體出現了狀況,其間兩度因劇烈眩暈而中斷寫作。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,那些艱難地尋求著各自生活道路的小人物,他們的命運夢魘一般折磨著遲子建,就像一塊石頭壓在她的胸口,她要把他們的故事呈現出來,同時把他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也展現出來——這個叫龍盞的地方,處在北國雪域邊疆,三個家族各種人物各自演繹著他們的悲歡離合。所有人物的故事如同屏風,可以單獨觀賞,也可以逐一展開,形成一組渾然天成的整體景觀。這部名叫《群山之巔》的長篇小說沒有一個絕對的主人公,故事以辛欣來弒母并強奸侏儒安雪兒開始,然后圍繞對辛欣來的追捕、他造成的社會影響、他的身世展開。各色各樣人物陸續(xù)登場亮相,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。
在小說里,辛開溜、安雪兒、單四嫂等一個個小人物,他們面對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和艱難困苦,頑強地與命運搏斗,不服輸,不放棄,以堅韌不屈的精神默默地生存下去,維護著人性的尊嚴和對未來的期望。那個老兵辛開溜一生經歷坎坷,他打小就被賣到東北一個富貴人家當馬童,后來參加抗聯隊伍,被日本人抓勞工,一直處在社會底層,雖然娶了日本女人秋山愛子,但她最后也跑掉了。他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不幸,但總是能樂觀頑強地面對生活。安雪兒遭遇辛欣來強暴,本來被人視為“仙人”的她一下子就墮入了生活丑惡無情的旋渦。她被人視為“冤鬼”,獨自含辛茹苦撫養(yǎng)兒子毛邊。雖然飽受生活的摧殘,但是她依然將沉重的生活負擔堅韌地扛起,堅守著自己的人生責任。單四嫂也同樣是歷盡苦難,勇敢堅毅地為生活而全力奮斗的底層小人物。這些在現實生活里往往會被忽視的人物,他們的生活經歷、小草般堅忍頑強的生存力量、對美好未來生活的強烈追求,是遲子建所著重刻畫的。遲子建希望將我們這個不斷發(fā)展前進的社會里平民老百姓的精神高度展示出來,通過歷史與現實的交錯,凸顯出當代社會如何在現實種種艱難之中不斷前進,民族精神如何得到傳承和弘揚、發(fā)展。
遲子建在接受《環(huán)球時報》訪談說到書名的由來時,她強調了她所書寫的那些“小人物”,因為拂去他們身上的污點,我們更多的是發(fā)現,“小人物身上也有巍峨”。這其實就是當代社會小人物的“巍峨”群像,一個時代的“巍峨”雕塑。這篇小說贏得了普遍的贊譽。 2016 年 1 月 18 日,《群山之巔》榮獲“《當代》長篇小說論壇”2015 年度最佳長篇小說獎。
(蘇大平)
【人物檔案】
遲子建
女,1964 年出生,黑龍江漠河人,作家。中國作家協會第六、七屆全委會委員,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主席團成員, 現擔任黑龍江作家協會主席。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《樹下》《沉鐘響徹黃昏》《偽滿洲國》《越過云層的晴朗》《額爾古納河右岸》《群山之巔》等,小說集《北極村童話》《白雪的墓園》《清水洗塵》《霧月牛欄》《遲子建作品精華》等。曾三次獲得魯迅文學獎,一次獲得冰心散文獎,一次獲得莊重文文學獎 ,一次獲得茅盾文學獎。
主編/白燁 副主編/卓今 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出品